7月2日,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“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”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,邀請省司法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持續規范涉企行政執法,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情況。
規范涉企行政執法,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。記者從會上獲悉,山東高度重視規范涉企執法工作,積極糾治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執法突出問題,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,全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。
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,著力糾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
今年4月中旬,省政府召開動員部署會,印發《實施方案》,在全省部署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。各級司法行政部門作為本級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,始終奔著問題去、糾著問題查、圍繞問題改,綜合運用各類監督措施,打出了一套查糾整改的組合拳。
加強線索收集。實行“省市縣”聯動模式,省司法廳統一公布16個市和136個縣(市、區)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,向社會公開收集涉企“亂收費、亂罰款、亂檢查”等7個方面問題線索。目前,累計收集并處置問題線索763件。
加強案卷評查。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常態化開展涉企執法案卷評查工作,累計組織評查380次,評查案卷20654件,對存在的問題,依法督促糾正。
加強行政復議糾錯案件核查。對行政復議糾錯案件開展全覆蓋式核查,綜合研判反映出的執法共性問題,有針對性地整改規范。
加強行政執法重大案(事)件督辦。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行政執法案(事)件,依法開展督辦,督促執法機關自行糾正或者報請本級政府依法糾正。
加強線索移送。健全行政執法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機制,強化問題研判和線索移送,推動涉企執法問題與背后的風腐問題“同查同治”。目前,累計抽查案件17574個,核查復議糾錯案件866個,糾正違規執法872件次,依法制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556件,作出行政執法監督決定書4件,開展約談87次,通報曝光問題84次,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603個,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。
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,切實減輕企業迎檢負擔
行政檢查是行政執法主體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重要方式。一段時間以來,企業對檢查次數多、迎檢負擔重、檢查隨意等問題反映比較集中。為解決這一問題,山東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為“小切口”,全力壓減入企次數,切實減輕了企業迎檢負擔。
優化制度設計。去年,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《關于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》;今年,圍繞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提出5方面、21條措施,全面規范涉企檢查的事項、標準、程序、方式和行為。深化“綜合查一次”改革,打造跨部門聯合檢查場景,減少多頭、重復檢查。深化分級分類監管改革,開展差異化監管,對違法風險低的,原則上不主動開展現場檢查;對違法風險高的,適當增加檢查比例和頻次,解決“不同企業一樣查”的問題。
統一檢查標準。針對企業反映的檢查標準不公開、標準不清晰,執法人員隨意查、企業無所適從等問題,山東創新建立法定事項清單、檢查清單和“一業一冊”行政指導清單,明確了“誰來查”“查什么”“怎樣避免違法”等內容,全面統一了檢查標準。
規范工作機制。以機制建設為抓手,形成涉企行政檢查“事前備案、計劃匹配、掃碼入企、全程記錄、事后評價”工作機制,推動涉企行政檢查全流程閉環管理。
建設“魯執法”平臺,不斷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效能
按照省政府的要求,省司法廳加快推進“魯執法”平臺建設,著力打造涉企行政執法“一張網”,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規范執法行為、提高監督效能,推動全省行政執法與監督業務實現全流程、數字化運行。
加快實現涉企行政檢查“線上查”。研發建設“山東省涉企行政檢查平臺”,實現涉企行政檢查全流程線上辦理。
加快實現涉企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“智能辦”。針對傳統執法方式效率不高、精準度不夠的問題,充分利用大模型技術,研發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智能辦案平臺,實現行政處罰、行政強制全流程規范辦理,提高了辦案效率。
加快實現涉企執法監督“全面督”。聚焦行政執法問題發現難度大等困難,研發行政執法監督功能,推動日常預警、案卷評查、統計分析等智能化辦理,提升行政執法監督質效。